"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 席勒
当一个兵难,当一个好兵更难。打仗是简单的,如果一个人一旦当了兵,那么他个人的荣辱就紧紧的和国家的荣辱联系在一起。当一个国家都没了荣辱和尊严,士兵本身何谈尊严?正是这一个个的士兵组成了国家的防卫线。1950年,有136位英雄勇敢地守护了我们祖国的边疆,他们也因此而获得一等功,这136位士兵的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在很多书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在建国初期,除新疆,西藏,台湾,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解放了。那么西藏又是什么时候被解放的呢?被谁解放的呢?国家派了一支先头部队向西藏地区进发,彭青云领导的这个先遣队共有136人。其中将近一半的革命先辈永远地倒在了去了西藏的路上。那是1950年的西藏,没有任何公路或者铁路,天寒地冻,先遣队需要经受许多极端的考验,每一个考验都深深的挑战着战士们的生理极限。而这群最勇敢,最可爱的战士们没有辜负祖国的期盼,在一年多以后,他们成功的解放了西藏地区。
带队的副连长彭青云,出生于1930年,四川人。17岁那年,彭青云就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而祖国的边疆地区由于多年来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没有能一同解放,因此西藏的解放问题就被搁置了下来。但只有解放全中国,中国才算一个完整的中国,于是党中央也多次讨论了这个议题,并秉承宜早不宜晚的方针,想尽早解决西藏的解放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反而还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或者国民党军很少或者甚至没有人会跑到祖国的边疆地带去打仗,水土不服不说,恶劣的当地环境和难以到达那里也是一个天大的问题。西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幅员辽阔,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内陆好几个城市面积的总和,而且光西藏一个省就占到了中国面积的八分之一。这样一片拥有广阔面积的土地上,自然环境十分不适合人类居住,由于西藏本身的面积过大,古代有些朝代就会在西藏地区专门设置一个行政机构。
解放西藏地区刻不容缓,这是因为西藏在祖国最遥远的地方,和外界国家的土地接壤,如果不及时解放西藏的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患。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新生的政权国家的天然敌意所导致。因为成功解放西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还有文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50年8月1号,中央主席下令,要派遣一支队伍去当先头部队解放西藏。
于是新疆地区的最高司令员就派出了彭青云这支136人的队伍,要求彭青云等人从新疆出发,到达西藏阿里的首都中心。而这个命令的下达是必要的,更是无奈的。因为当时去往西藏的路全是野路,高海拔让人容易缺氧,缺氧后会容易休克。同时,西藏地区终年气温不高,即使是在夏季,也只有二十摄氏度左右。冬天会更冷,因此,西藏的昆仑山上终年有着不化的积雪。这些积雪被当地人崇拜,敬仰,但对于彭青云的先遣部队来说可十分不友好。
出发的先遣队员们只拿到了一张英国人给的地图,这还是因为那个英国人在西藏地区执行任务,否则先前队员连这一张地图都没有。于是他经受了极端的考验。这场考验不亚于长征,甚至比长征更残酷,更艰难去完成。在西藏的平地上就已经是四千米的高度之上,这个高度,有些人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内供氧不足,昏厥,甚至休克。他们还要翻越两座分别为六千多米和7000多米的大山。
面对自然的恶劣环境,人的力量有的时候显得那么渺小,但人类总有一种征服大自然和勇往无前的精神驱使着人类。这段路途总共为500公里,也就是说一年365天,136名勇敢的战士们平均每天走1.3公里。这样看来,似乎先遣队伍们走的异常的慢,因为对比中原地区的急行军可以在一晚上急行二三百公里的行动来说,真的很慢,可是这136名队员是开拓者,是先行者!
在此之前,新中国并没有派出部队去往西藏地区。而且队员们要面对的是高海拔的山上,能要人命的缺氧,还有一望无际的大雪地,人如果长时间地注视雪地而不采取保护措施的话,人的视力会受到严重的刺激,还有可能失明!路上生了病,也是没有足够的药物的,还有战士们的吃食,这些都是问题。战士们像自然界的蚂蚁一样,穿行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
1951年8月3号这一天,是彭青云等人终于到达西藏阿里首都的日子,出发时的136人,却减少到了只有73位战士了。牺牲的战士们几乎是这个连队的一半!而且他们生前遭受着巨大的折磨,或许是病痛,或许是缺衣少食,但是彭青云等人的任务也最终光荣的完成了,他们成功的把飘扬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当地的土地上,这一年的3月14日,剩下的73名队员赶到了噶大克,在这个地方再插上一枚五星红旗。
展示着祖国的风采。而毛主席听闻先遣队员胜利到达的消息,也十分高兴,但当他知道了136人,最后只剩下73人时候,他多次震怒,斥责新疆的司令员的命令还是草率了。而为了表彰136人的先遣队员,国家将他们全部授予了一等功的荣誉称号,这个授予方式是国家第一次,也纪念了先遣队员们为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
而彭青云因为带队有功,被授予了特级战斗英雄。英雄始终都不会让其本色蜕变,1962年,31岁的彭青云又去参加了对印的反击战。七十年代,彭青云被下放到新疆克拉玛依的一个地区去当站长,直到后来,有一个领导去当地视察,发现了彭青云这个战斗英雄,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彭青云就被调到了后勤部门,并享受副师级别的待遇。1978年,彭青云成为了第五届人大代表之一。
1988年,彭青云又获得了另外一枚荣誉勋章。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彭青云就开始了缠绵病榻的日子。2008年,彭青云在兰州的一家军区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在和病魔的斗争中,彭青云发挥了当年不怕天,不怕地的精神,勇敢的和病魔作抗争。有导演打算将彭青云等人作为先遣部队去到西藏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而电视中的主创们纷纷来到彭青云老前辈的病榻前,亲切的慰问了彭老前辈。每次采访中,主创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被当年这群有着高度奉献精神的战斗英雄们所感动。
结语
彭青云这样的老前辈们总是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他们就挺身而出。那个年代,士兵们怀抱着最诚挚的心去守卫祖国,后世祖国的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向彭青云这样的英雄学习,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
参考文献
《雪浴昆仑》
《解放西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