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位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五行与方位之间的关系如下:
·木:性喜温暖向阳而东方为阳初生之地,所以木属东;
·火:性炎热盛长属南;
·金:性凄凉肃杀苍凉稀疏属西;
·水:性寒凉与冰雪寒冷的北方相合;
·土:性浑厚适中利万物生养利于四方置于中央。
五行的方位对于风水学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道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五行与四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四时与五行的"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有密切关系:旺是旺盛;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囚是衰落被阻止;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
在每年的四季里,每一个季节都有五行中的一个处于"旺",一个处于"相"一个处于"休"一个处于"囚",一个处于"死"。具体来说:春季里万木复苏木为"旺",火为"相",水为"休"金为"囚"土为"死"夏季为流火之季,火为"旺"土为"相"木为"休"水为"囚"金为"死"水为秋季为收获之季金为"旺""相"火为"四"木为"死"冬季为凝水之季,水为"旺"木为"相"金为"休"土为"囚"火为"死"五行的"旺相休囚死"与四时的关系比较客观形象地反映宇宙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以至无穷的自然状态与规律,体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唯物观与哲学思想。
什么是"五音相宅法"?"五音相宅法"是一种建立在古代音韵学和五行生克理论基础上的相宅方法,实际上是汉代盛行的屠宅术的一种。在宋朝范晔所撰《后汉书·艺文志》中便有记载:宅有八术,以六甲名教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则疾病死亡犯罪遇祸。
在"五音相宅法"中宅主人姓名的读音按宫、商、角、徵、羽被分为五类,其五音的分法是:若其姓的发音在舌则为征姓;发音在齿则为商姓;发音在牙则为角姓;发音在喉则为宫姓;发音在唇则为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