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X疼的历史

奔跑的历史

01

唐代科举考试是分很多科的。

比如:

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明经科

以时政策论为主的进士科

以算术为主的明算科

以法律为主的明法科

以书法为主的明字科

以史学为主的明史科…

到了宋朝,逐渐集中在了儒家经典上,其他科目的录取人数越来越少。

到了明朝,更完蛋了,朱元璋规定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要形式。八股文形式十分雷同,主考官一般也不看考卷的实际内容,主要看考生的书法水平,渐渐的,练八股文和练“台阁体”,成了读书人主要的学习目标,其他学问因为不考,学了也没出路,因此学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停滞甚至倒退。

比如明朝的天文历法,水平比元朝大大下降,以至于明朝二百多年根本搞不出新历法,只能用元朝的《授时历》。

清朝入关后,觉得这么搞不是个事儿,读书人整天练八股文都练傻了,哪还能有真正的治国安邦之才?

1663年,康熙下旨:永远废除八股文。

但五年之后,又恢复了八股取士。

为啥?

读书人反对:你说废除就废除,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我们这些年的书不白读了?改学“新学”,也不赶趟啊...

02

改不动,那就苟着吧。

但苟了200年之后,就苟不了了。

因为从1840年开始,大清被英法俄日等各路列强轮番爆捶...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廷只能扔下诗书礼乐,埋头造枪炮、建兵船、开矿山、修铁路、架电报、设工厂…

可懂这些新鲜玩意儿的人才,凤毛麟角,根本不够用。

怎么办?

派幼童留学生出国去学习是个办法,可才派出120人就草草收场了(理由?老王之前写过了,链接放在文末了)。

那就改革,建个新的教育体系,批量培养“实学”人才。

尤其1900年夏,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大清国不仅饱受战火,而且威信颜面荡然无存,人心丧尽。再不大力改革,只怕大清很快要完。

慈禧终于下旨:实行“新政”,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制度改革,以期“重振国势”。

当然也包括科举: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鼓励读书人研究实际学问。

问题又来了——读书人也不干呀。

解决方案:

25岁到50岁的不第秀才,由官府聘用为新式学堂的“国学”老师;

50岁以上的,酌情给个八九品的小官儿当。

就这样,200多年都没干成的事,被逼到亡国边缘,就干成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鲁迅

03

朝廷也没忘了给秀才们出路:

废除科举后,继续在各省举行三次“优贡”,成绩优异的,赐予官职。

没考上的也不要紧,只要对数理化、财务、军事、铁路、工厂、警察、地理、外交等领域有自己的专长,可以保送。

然而,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问题就出在三次“优贡”上。

秀才们唯恐三次“优贡”后再也没有当官的机会,因此都拼命去挤这座“独木桥”。

官府一看这阵势,唯恐录取人数太少造成考生不满,闹事,录取名额不得不一扩再扩。

全国加一起,足足有一万多人。

可哪有这么多岗位给他们?

没办法,只好来一场淘汰赛,最后录取了400多人。

400多人里,还夹杂着花钱、走后门的。

那些没钱没人脉的读书人,就更加寒心了。

有些秀才起来抗议,但大多数没有那个勇气,只能另谋生路。

很快,一条新的出路被秀才们发现了——加入新军。

新军待遇相当不错,一个大头兵一个月就能拿四两五钱。

要是混上哨官(相当于排长),一个月20两,就全家吃穿不愁了。

04

秀才们当了兵,新问题又来了。

比如:

过去的兵大字不识一个,头脑简单,只要给军饷就听上司的。长官打骂士兵、老兵欺负新兵,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可在秀才们看来,老子可是有功名的人,士可杀不可辱,怎么能任由你们欺辱?

又比如:

军队里的上升通道也几乎被各种关系户堵死,大头兵们一辈子没啥指望。

再比如:

新军里有不少旗人官兵,军事素质稀松,纪律吊儿郎当,但因为出身,就发双份军饷...

时间一长,好多秀才枕头下都藏着《警世钟》、《革命军》之类的小册子,还有不少人暗中成了革命党…

05

终于,1911年农历八月十九,湖北新军的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早对朝廷充满怨恨的新军士兵纷纷起来响应...

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农历九月初九,云南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起义军攻进云贵总督府,活捉了总督李经曦…

三个月后,隆裕太后下旨宣布清帝退位,大清帝国就此宣告寿终正寝…

客观地说,大清废除科举,是历史必然趋势。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但问题在于,旧式知识分子实在太多,凭大清当时的国家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无法加以消化...

PS:

1、热知识:

四川新军秀才里,有个叫朱代珍的,若干年后,他以“朱德”的名字威震神州…

青年朱德

2、冷知识:

朱德的学历,相当于大学本科。精通英、俄、法三国外语,知识渊博。

End
拾画札记吴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沧螺集》中说吴镇“抗简孤洁,高自标表”,而我更愿意用最为简单的“倔强”二字来评价吴镇。吴镇的倔强不是性格上的刚烈,亦不是不明事理的脾气,而是从“渔隐”思想中顿悟出来的生
八字中的“杂气格”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格局,之所以如此,是因各个学派对“墓库”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要讲的是传统方法,对于墓库的用法可能跟其他人看法有所不同。与四正和四长生中藏的本气和长生之气不同,在
一、大门1. 方位与朝向- 根据风水理论,大门是住宅的纳气之口。在八卦方位中,不同的方位适合不同命主的八字。例如,对于八字喜木的人,如果住宅坐北朝南,东方为木气旺盛之地,大门朝向东方则可吸纳旺气。易经
十月金秋,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火如荼,将大地装扮得如诗如画,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美得令人陶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悟美好人生。1. 今天来聊聊正五行择日之事,先说主笔尖劫财。市主年
#20万内首搭华为乾崑智驾轿车#偏印心眼儿好,看到那些不地道的人,心里头虽然不舒服,但嘴上从不直接说出来,因为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可那些小人呢,就当他好欺负,觉得他像软柿子一样好捏。偏印实在是被欺负得
卯兔的财富密码:酉月降临,东北方位引领你走向财富巅峰!古语有云:“卯兔跃于酉月,东北紫气东来,福泽深矣。” 随着金秋的酉月悄然而至,天地间万物皆披上了一层收获的金黄,对于卯年出生的你——温婉而机敏的卯
01唐代科举考试是分很多科的。比如: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明经科以时政策论为主的进士科以算术为主的明算科以法律为主的明法科以书法为主的明字科以史学为主的明史科…到了宋朝,逐渐集中在了儒家经典上,其他科目的录
〖福星高照贴〗福星高照,好运常伴!点赞收藏 评论“福星高照”今后的日子里你必将福星高照,事业顺风顺水。老话常说:“猴儿聪明又伶俐,晚年享福不费力。”这话里头藏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说的是属猴的人天生机灵
财多身弱印来护。财多身弱印来护,这是员工和老板之间的一份相辅相成。长期看我视频的易友知道,财多身弱比较适合做一个财务工作者,而且是旺老板的。而印为工作,养护我们的员工,给老板守护财富,老板给员工提供稳
哎,这问题,到底是男人难,还是生意难呢?今日话题:为什么男人做生意难?网友分享:1. 女人理论虫子,老板笑哭,智商税交的太爽了!2. 杀熟太狠,理发师变“杀熟师”,换店明智之举啊!3. 一坑再坑,男人